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所说的“供给侧改革”,那就是“供给侧结构改革”。其意义在于通过改革促进结构调整,减少低效低端供给,扩大有效高端供给,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。
当我提出这个概念时,我知道它是针对钢铁、煤炭、铁矿石等行业的。产品以中低端为主,产能过剩,污染高,能耗高。这与酒店业无关。
几天前,在为H酒店连锁演讲做准备的时候,看了一下中国酒店业的数据,才发现酒店业也需要所谓的“供给侧改革”。
规模
AHLA是美国权威的酒店协会,拥有美国酒店业的统计数据:
酒店54200家,客房500万间,员工800万人,年销售客房11亿间,占61个百分点的小型企业。
据计算,每家酒店的平均客房数为92间,人房比为1.6间,租住率为60%,人均房间数为1.5%(人口3.3亿)。
然而,中国酒店业的数据是从不同的数据来源中收集的,并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把握,这应该说是更加准确和客观的。
中国有810000家酒店,平均拥有2000万间客房,平均25间客房,占人均客房数的1.4%(人口13.9亿),平均客房率为174%,租赁率为55%,RevPAR 96,市场规模为7000亿(不含餐饮)。
携程拥有390000间,1371万间客房,平均36间,而携程不包括420000家酒店,629万间客房,平均15间。
星级酒店
据旅游酒店协会统计,到2018年底,全国有11000多家星级酒店。进入统计范围的酒店集团管理3万多家酒店和300多万间客房。
品牌链群
拥有335万间客房的旅馆占整个市场(或连锁率)的17%(美国的总连锁率为71%)。
供给侧
我们一直认为,中国的人均酒店客房数量比美国少,但不是。从总体上看,中国的人均拥有比例相当于美国,约为1.5%。也就是说,与美国完全面向市场、成熟的成熟市场相比,中国的酒店规模大致相同,没有供应短缺或供应过剩。
按规模计算,美国每家酒店平均有92家,中国有25家;在美国的54200家酒店中,61%是中小型企业。这表明,我国绝大多数酒店都是小型酒店,属于微型企业.
其中许多是农家乐、夫妻店、小型物业管理、自营小型酒店等。既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,又解决了假期房间供应问题。然而,对于一个行业来说,这部分“供应方”不应被考虑在内。它属于散兵,不能形成建立能力和规模作战能力。
再比较一下租金。不管中美之间存在5%(60%和55%)的差异,这种差异是致命的。因为酒店业没有变成账本(折旧、摊销、劳动力、能源消耗等)。租金很大,租金为55%,可能会损失;60%的租金是有利可图的。因此,中国酒店业55%的平均租金正处于盈亏的咽喉。酒店业也是如此,这个行业一直徘徊在盈亏之间。
因此,酒店业的人均收入位居第二,仅次于农业、林业和畜牧业。2017年,这一数字为43382元,占全国人均收入的64%。
供货面饱满,质量不高,利润不好,收入不好。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供应侧问题,需要创新。
结构性改革
:“供给方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,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,必须消除生产能力,消除库存,去杠杆化,降低成本,弥补不足,从生产领域加强高质量供应,减少无效供应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。
这篇演讲为中国的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解决方案,这个问题也适用于酒店业。
第一,采用渐进式改革促进股票调整。
以华珠为代表的连锁酒店集团,主要以经营加盟为主,多数特许经营者都是出租物业,然后转型某一品牌加盟华珠。大多数花竹品牌,如汉庭,贯穿整个季节,橙色水晶具有显著的产品特性,具有严格的硬件标准,很难满足品牌成员资格的要求而不进行转型。
这些品牌连锁酒店无疑是中国最优质的产品,其中大部分都是增量式的。正是因为这些高质量的增量产品给了消费者最好的选择,挤出了一些劣质库存,并给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。几年前,有许多“快餐店”翻新汉庭风格。近几年来,许多中档酒店按照整个季节的风格装修,都是增量式改革的典范,以提升酒店的存量。
华珠每年新增1000家酒店,这些连锁酒店总计约5000,000,000家,占100000家酒店总数的5%。应该说,这一增加是适当的。
二是优化产业结构,提高产业质量,优化产品结构,提高产品质量。
这是对抗股票的一种方式。
股份制酒店大多处于产品质量低、管理效率低、盈利能力弱的状态。没有转型就不可能冠以品牌、转型和缺乏投资的动力。此时,除了华珠推出“软品牌”-如宜莱、兴城、美仑等,H大酒店无疑是另一种选择。通过华珠积累的行业经验、管理能力、平台、IT技术、庞大的会员资格等高效要素,帮助打下良好的基础,提高酒店的进取心,提高酒店的质量。从而完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。
第三,优化流通结构,节约交易成本,提高整体有效经济。
OTA在酒店业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在30%左右,未来还将达到40%。随着OTA浓度的增加和客人比例的增加,单个酒店的谈判能力减弱,佣金率的概率非但没有降低,反而增加了。
这就要求中国酒店业从单一走向连锁,从单打独斗走向双赢合作。无论是华珠的品牌链,还是H酒店的轻链,都是优化酒店业流通结构的方向。为了向需求方提供最合适的产品,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,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会员制度和直销制度,减少对中间流通环节的依赖,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,直接连接终端客户。
第四,优化消费结构,实现消费品的持续升级,适应需求面,提高生活质量。
经过十多年的连锁经营,品牌经济型酒店已经占据了经济型酒店的1/4,是连锁经营程度最高的酒店。
然而,只有20%的中档酒店和10%的中档酒店在这个品牌中.这一比例很低,潜力很大。
在高端奢侈品行业,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地标模式的快速发展,无疑供大于求,产品结构浮夸错位。尽管最近有所降温,但消化这些大型投资和大量库存仍需时间。
中国的消费结构仍然是经济和中等规模的.经济型高质量连锁品牌进一步渗透,提高连锁率;中档酒店和中档品牌连锁供应不足,无论是增量还是库存,都应扩大该地区的优质供应;对于高档豪华,增值意义已经不大,更注重产品结构本身的改革和调整,特别是在空间利用、人员效率、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方便改进。
国家一级的供应侧结构改革也适用于中国的酒店业。未来华珠坚持现有核心品牌,积极发展软牌,共享现有能力,以提高质量、效率为主要目的,参与多个单一酒店的结构性改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