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很快,但它只是旅程中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方式,而K字头列车上的时光,是旅程本身。
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有着绿皮火车情结。可能是为了照顾他们的回忆,绿皮火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,一批K字列头车刷上绿漆,成为了“新绿皮火车”。K字头虽然没有以前的绿皮火车那么慢,但比起如今遍地高铁,原本代表“快速”的“K”也真的变成慢车的象征了。可就同许多引起怀旧情结的事物一样,其本身的缺点在某些人眼里正是不可替代的、最迷人的特性,或是这个特性的前提。高铁上刷刷朋友圈,一个歌单循环几遍,就到站了,一切是那么高效,井井有条,和无趣。而K字头就有趣的多,各式各样的人,面对面坐或是上下铺,因为在车上呆的时间足够久,可以看到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事。或者找个话茬,“车里可真热啊” “等车开起来就有空调了” “是嘛” “我坐这车十几年了” “那您......" 开始了为聊天而聊天的闲谈。与陌生人聊天是很愉快的,交换故事没有顾忌,吹牛扯淡不需草稿,上车谈笑风生,下车彼此相忘。
这是一趟K1182,金华开往烟台。
"最后一趟了,一会熄灯"
"等一下,给我拿包辣条"
“妈妈我不想睡觉”
“别人都睡了。哎,你跑去哪?”
.......
“小姑娘,在这玩吧"
早上醒来,天已大亮。旁边几个小男孩聒噪的很。本来以为两个红衣服是双胞胎,实际是原本素不相识,小孩子总是能很快就玩到一起。
“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
三年级的美眉跳芭蕾
四年级的帅哥没人陪
五年级的作业堆成堆
六年级的作业满天飞
七年级的学费真TM贵”
唱到最后一句,他妈妈就要在他屁股上拧一下:让你不要再说脏话了!
然后他还要再唱一遍,还要带着新朋友一起唱
“我是黄瓜超人~!”
唔,还是喜欢小姑娘多一点。安静不吵闹,偷偷穿妈妈的鞋。
来碗泡面
征得妈妈同意去买一包奶片,等找零的时候得意的回头看
窗外
虽然听不到,我猜大叔这手舞足蹈的模样,是哼着小曲吧
泰山
每趟车都有一个推销产品的段子手。
“笑归笑,闹归闹,推销时间又来到”
“能验钞又能当刮胡刀,只要八块钱,只要一包烟钱”
最精彩的的段子没能记下来,抱歉...
“啤酒饮料矿泉水,瓜子花生大碗面了,挪脚~”
吸烟室
下一站到站的换票了
“妈妈,济南站!还有多久才到山东啊”
“济南就属于山东啊,我们已经到山东了”
“妈妈,淄博后面就是山东了吧?山东好远啊”
“我们早就到山东了呀”
“妈妈,快看那座山!怪不得叫山东啊”
.......
“妈妈下次我要坐高铁!”
“不是你自己选择坐卧铺的吗?”
说起来我跟K1182很有缘分,高中第一次独自出门旅行去大连,就是先坐K1182到烟台,再从烟台乘一夜的船,随着日出抵大连港。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,返程的时候乘K1182,一家人只买到一张硬座和两张无座,于是拿出当时人手一把的神器——世博小板凳坐在过道挤了一程。后来到上海上大学,发现还是要常常坐这趟车(往返K1184/K1182)。站票,硬座,卧铺,皆体验过数次。每次乘K1182,带着归家或是开学时不同的情绪,耳机里放着不同的歌曲,在车厢里望着窗外的景色,相似又不相似,只是时间一年年的飞驰过去。如今开始工作,不再有假期里大把的时间,回家想必还是要选择高铁了。这大概是最后一乘坐K1182吧。